自东晋以来,在1700多年漫长时光里,无数文人墨客、达官显宦慕名来到桂林,把自己对优美山水的感受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书写下来,刻在石壁上,最终形成“摩崖殆遍,壁无完石”的桂海碑林奇观。桂林石刻,因此被世人赞誉为“一部刻在山水间的史书”。
游桂林,错过这部饱含人生情趣和历史文化价值的“石书”,岂不可惜?
从本期开始,“文化桂林”将陆续刊登著名媒体人、文化学者罗劲松的“桂林石刻故事”系列文章,让读者在领略优美的桂林山水的同时,了解桂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【资料图】
采风路过桂林,我便特意来到被视为桂林城徽的象鼻山,在那个万众瞩目的象鼻子前寻找两幅颇有名气的石刻。
远眺象鼻山水月洞
由象鼻组成的那个浮在江面上的圆圆的石洞,有一个饱含诗意的名字——水月洞。
历代赞咏水月洞的诗,多得难以计数。公认的佳作,是宋代蓟北处士那首《和水月洞韵》:
水底有明月,水上明月浮。
水流月不去,月去水还流。
水月意境。(网络图)
可惜,我没能等到月亮上来时观赏水月意境。可以观赏到的,是刻在水月洞西侧石壁上的那幅石刻——《复水月洞铭并序》。这是桂林石刻中颇有名气的一幅佳作,它涉及到850年前桂林两位地方官为水月洞这个名称发生的一场“笔墨官司”。
观赏水月洞石刻的游人。
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——
南宋乾道元年(1165),著名爱国诗人张孝祥因主张抗击入侵金兵得罪主和的权臣,被贬至桂林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兼静江知府。任职期间,张孝祥和友人张维经常到象鼻山水月洞一带游玩。
为了让张孝祥玩得尽兴,附近寺院的住持了元和尚,特意在象鼻山东麓岩石上修建了一座观景亭。
象鼻子上刻满石刻。
登亭面对眼前美景,张孝祥却高兴不起来。想到自己忠而被谤,想到朝廷被一群主张投降的奸臣把持,张孝祥心中的郁闷难以排遣。
在桂林任职不过一年,张孝祥再遭谗言陷害,即将卸职离开桂林。
南宋乾道二年(1166年)初夏的一天,好友张维邀请张孝祥同游象鼻山,并在亭中设宴,与众官员一起为张孝祥送行。
时值漓江水涨,朝阳当空,众人的心情如涌动的江波,难以平静。激情之下,张孝祥当场吟咏《朝阳亭诗》。这首诗是两年前张孝祥和张维同在建康(今南京)做官时,专为张维修建的朝阳亭创作的。诗中抒发了对主和派的嘲讽,对国家局势的关切。
在众人的赞叹声中,张孝祥即景生情,挥笔又写下两首诗,慨叹“伏枥壮心犹未已,须君为我请长缨”。
乘着酒兴,张孝祥提出:自己这三首诗都和建康那座朝阳亭有关,而桂林漓江边这座亭子也是朝向东面,同样可以取名为朝阳亭。亭前的水月洞,自然也就应该跟着改名为朝阳洞了。
为了让朝阳洞这个名称能传之久远,张孝祥挥笔写下改名的经过,请了元和尚刻在水月洞东面石壁上。
如今,通往东面石壁的路早已封闭,我便只能在桂海碑林博物馆拍下张孝祥这幅石刻的拓片了。
张孝祥石刻拓片。
七年后,南宋乾道九年(1173),范成大赴桂林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兼静江知府。
公务之余,范成大慕名游览象鼻山。在洞前石壁上,看到了张孝祥留下的那幅讲述改名经过的石刻。
低头琢磨一番后,范成大觉得张孝祥以自己一时之兴随意更改胜景名号,实在不妥。细细品味,朝阳洞这个名字远不如水月洞更有韵味。
于是,范成大提笔写下《复水月洞铭并序》,命人刻在水月洞西面石壁上。
刻着《复水月洞铭并序》的石壁
《复水月洞铭并序》拓片
在文章中,范成大认为张孝祥随意改名有“三不妥”——
一是水月洞之名十分形象,名副其实,是朝阳洞不能比拟的;
二是张孝祥以一己一时之兴致随意改名,难以得到桂林人的普遍认同;
三是在桂林西山的“隐山六洞”中,已经有了朝阳洞这个名称。
范成大随即盛赞水月洞为“漓山之英,漓江之灵”,希望即使在“百世之后”,人们也不要随意乱改它的名称了。
作者简介:
罗劲松,资深媒体人,曾相继任职南国早报、广西日报,从事新闻采编和副刊主编工作。主要著述有:主编《解读广西》丛书,编著《壮美广西》《神游广西》《沿着徐霞客的足迹》等专著,主编《南国旅游》杂志,策划并撰写大型系列报道《品读漓江》《探寻古树》《镇馆之宝》《老街故事》《未解之谜》《探故居说故人》等专题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