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宏观 >

电力现货地方志 | 电力现货市场的“晋善晋美”

2023-08-16 09:05:31来源:电联新媒

自2018年底正式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试点以来,山西省能源局作为现货试点第一责任单位,会同山西能源监管办、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、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及广大市场主体,群策群力,勇于担当,不断探索,积极稳妥推进现货市场在山西落地生根。截至目前,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建设初见成效,从2021年4月启动结算试运行至今,已连续稳定运行满28个月,市场规则滚动修订到第13版,正在不断解决问题,努力向正式运行推进。

(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电联新媒” 作者:陈若曦)


(相关资料图)

注重顶层设计 构建完整电力市场体系

2015年中央启动以电力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,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,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电力市场建设,强化市场建设的顶层设计,高位推动。根据现货试点要求,在2016~2017年出台电力体制改革“1+14”配套文件基础上,2020年,经山西省委常委会、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,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《山西省进一步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工作方案》《山西电力市场运营管理办法》,成为山西电力市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。依据《工作方案》和《管理办法》,山西省能源局组织运营机构和市场主体,结合实际,细化制定了10个实施细则,形成“1+1+10”的电力市场规则体系,支撑山西“中长期+现货+辅助服务+零售”“省内+外送”的完整电力市场体系平稳运行。

建立专班机制 合力滚动完善规则体系

按照“开门搞改革、开放建市场”的思路,在2019年4月,山西省能源局会同山西能监办,组织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、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以及全省主要发电、售电、用电企业等近50名代表成立电力现货市场研讨专班,并同步制定了公开透明的市场研讨和决策程序。山西鼓励运营机构和市场主体主动发现和反映问题,也定期向市场主体征集意见建议,以专班集中研讨的形式,研究修订完善市场规则条款,在不断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中推动市场逐步完善和成熟,以高效的问题反馈和处理机制确保了山西省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步伐“走得快、行得稳”。五年来先后召开工作会议90余次,研究解决问题800多个,滚动修订市场规则至13版,规则趋向完善,市场逐渐成熟,初步具备了正式运行的条件。

建设支持系统 夯实市场运行硬件基础

为更好服务市场建设,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、山西电力交易中心通力合作,贯通了现货及辅助服务交易技术支持系统、新一代电力交易平台、用户侧计量采集系统、新一代电费结算系统、电力零售交易平台、营销业务系统等6大系统,打通了信息发布、交易申报、交易组织、交易执行、计量和结算等业务环节,相关系统无缝衔接,协同高效,安全可靠,有力有效支撑了现货市场稳定运行。此外,根据规则滚动优化需要,及时开展技术支持系统的升级改造。针对用户参与现货交易计量难点,全面推动用户侧计量采集系统升级改造,自2023年起山西省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电力用户全部具备96点分时计量条件。

创新交易机制 实现多个市场协同运行

针对传统中长期与现货不匹配、衔接机制不完善,批发和零售市场价格传导不畅通等问题,山西省能源局组织现货专班成员不断完善交易规则,以机制创新破解难题。在中长期市场方面,创新开展中长期分时段交易,将每天电能分24小时分别开展交易,解决了传统一口价中长期交易不能体现分时电能价值的关键问题,实现了由“电量”交易向“电力”交易的转变,促进中长期与现货在交易价格、曲线、周期和交易方式四个方面的一体融合,推动电力市场分时价格在批发及零售市场的有效传导。在零售市场方面,探索开发线上电力零售交易平台,推行零售套餐标准化设计,充分发挥大数据算法优势,助力套餐电费预计算与比价排序,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,为广大市场主体提供广泛、便捷的零售交易服务。

建立调控机制 有效防范重大市场风险

根据市场化改革进程和改革实践,山西省能源局探索建立市场宏观调控措施,防范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。增加市场熔断机制,有效防范并处理了2021年4月15日山西北部风机因大风短时间内大面积停机的紧急事态。针对2021年初出现的电力市场主体大幅跟风低价竞争形势,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价格倒挂风险,大幅调增中长期月度交易比例,有效避免了发电企业现货煤与长协电之间的矛盾。针对2021年下半年电煤价格不断攀升、推动交易电价快速上涨的问题,及时启动市场临时管控措施,在不干预现货市场出清价格的情况下,适当等比例调减结算价格,有效消除了市场恐惧,稳定了市场情绪,保证了现货市场的不间断试运行。

营造改革氛围 培育优秀市场改革人才

以“讲政策、解困惑、办实事、聚合力、促转型”为主题,山西省能源局在全省范围开展电改政策“下基层、入企业”活动,通过线上和线下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类政策宣讲培训活动,受众人数近万人,有效提升了市场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。山西省能源局会同省人社厅、省总工会等相关部门,于2021年10月在全国率先组织首届电力交易员职业技能大赛,共计35支队伍90名选手参加,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复合型电力市场人才。

山西现货市场建设的实践表明,电力现货市场在发现电力价格、促进电力系统安全、稳定、高效、绿色发展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。

一是有效助力电力保供。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,山西省内现货市场发电侧交易均价0.62元/千瓦时,高于燃煤发电基准价0.288元/千瓦时,涨幅达86.75%;省间现货市场交易均价达到1.96元/千瓦时,外送电量26.36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91.6%,煤价压力得到有效传导,充分激发了煤电机组发电保供积极性。在山西全省用电负荷同比增长8.8%的情况下,山西不仅保障了省内电力可靠供应,晋电外送省份也由14个增加到22个,为全国电力保供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二是大幅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。山西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过35%。在火电供应充裕、新能源发电大发时段,电力现货价格大幅降低,一方面引导火电机组降低发电负荷,将发电空间让给新能源;另一方面通过低电价刺激用户增加用电,促进了新能源的消纳。2022年,在现货市场引导下,火电向下调峰能力日均增加297万千瓦,增加新能源消纳电量14.2亿千瓦时,新能源企业增收约4.71亿元。

三是有效引导市场主体转型发展。电力现货市场推动市场主体主动转变自身定位。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,火电企业由“抢电量”转变为“要利润”,积极探索由“电量型”向“调节型”电源转变;新能源企业由“靠政策保障”转变为“主动参与市场”,通过提高功率预测精度和参与市场化交易,拓宽消纳空间,提高整体收益;售电公司由“赚价差”转变为“做服务”,开展用户负荷曲线管理,提高服务水平;电力用户由“按需用电”向“按价用电”转变,根据分时电价信号调整生产时间,降低产品成本,提高市场竞争力。

四是优化电力资源配置。现货市场建立了电价市场化形成机制,每15分钟竞争形成一次电价,反映不同时段电力供需情况,引导用户主动调整用电行为,削峰填谷,降低系统负荷峰谷差率,为虚拟电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。引导电源和电网优化规划布局,有效提高设备效率,降低发电和电网投资。激励低成本、高效率机组替代高成本、低效率机组发电,实现发电总成本的降低,提高了全省电力系统运行效率。

下一步,山西将持续深化电力市场建设,加大改革力度,积极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。

一是积极推动山西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。近期,山西省能源局正在积极推进电力现货市场自评估工作,对2021、2022年现货市场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,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现货市场大型系列调研活动,全面掌握全省电力市场建设实际情况,形成电力市场运行分析报告。在此基础上,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山西现货市场评估工作,形成评估报告并提交国家发改委、国家能源局,力争2023年转入正式运行。

二是有序推进绿电交易与电力市场体系有机融合。2022年底,山西启动了绿电交易试运行工作,推动平价新能源项目与低压用户参与试点交易。今年5月底,结合试运行情况,进一步扩大市场主体范围,允许全部市场化用户参与绿电交易。后续山西将结合市场实际,研究完善绿电交易与中长期、现货市场的衔接机制,提高交易频次,丰富交易方式,将绿电交易融入到现有市场交易体系中,并逐步引入带补贴新能源项目、代理购电用户参与绿电交易,充分体现新能源环境价值。

三是研究推动平价新能源项目参与市场交易。近年来,山西新能源快速发展,推动平价新能源全面入市已是必然趋势。近期,山西按照“拓展外送交易,扩大消纳范围;强化绿电交易,体现环境价值;建立保底机制,提供收益保障”的工作思路,初步研究起草了平价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工作方案。后续将与电网企业、市场运营机构、市场主体代表及相关专家进一步研究讨论工作方案,细化完善相关内容,力争尽快推动平价新能源项目入市。

四是积极拓展现货市场机制的应用场景。山西省能源局依托电力市场体系,深入挖掘电源侧、负荷侧、储能侧资源灵活性和调节能力,推动一批虚拟电厂试点项目建设运营,探索推进“源网荷储”一体化项目建设,提高负荷侧需求响应能力。

本文系《中国电力企业管理》独家稿件,作者系电力从业者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上海机电08月15日被沪股通减持9.48万股
下一篇:最后一页